2012年11月3日 星期六

不同的理性

1
那天聽賴偉傑先生演講,他提到某地居民某種行動的在地理性,我才覺得忽然想通了。我在論文中努力想要講清楚甚至表達不盡滿意的,或許正是一種最在地不過的行動策略。我固然可以談這種行動策略的侷限和不足,但也必須是以先將這種在地理性的構成脈絡談清楚為前提。這樣回想,或許我當時是太急於找尋某個不同於常識的立場,而欠缺對於眼前行動的深入分析。

另外一提,其實我對我的論文有很多寫得不好的遺憾,儘管這樣的結果已經是我當時在時間限制和能力內的渾身解數了。我也很想像elek一樣寫出那麼好的論文,或想像嘖嘖那樣在廣讀書籍、深思熟慮後寫作,還有很多人。但我仍然非常喜歡我選的議題,以及我所討論的問題(姑且就借用說是"組織技術"與"社會性組織"),雖然這議題一直很難fit到一種傳統社會學議題,但在論文寫完一年後,我仍覺得我所關心的這兩個問題很重要。例如我這一年在社區關懷據點看到的是,老人家並非失能,一個社會性組織的機制能帶來empowerment的可能。當我想到這裡時,我突然發跟我的論文好像。此外還有汙名的問題,據點、文康車等許多政策,是以老人家們能接受的方式,指導她們生活及安身立命所需的能力、知識與觀念,讓她們能愉快地與自己的身體狀態相處,是謂成功老化。這些也正是去汙名很重要的工作。

2
我早該想到,很多人一直都是以各種"不同的理性"討論HIV。例如各種生命情感狀態、社交活動與管道、休閒場所、BB、減害方式,每一件事都是理性的,只是這些理性不同於公衛官方所定義的狹隘理性。官方或許會對某些人喜歡做些"危險"的事情百思不得其解,覺得莫名其妙,但其實把這些事情放進生命與生活,便會發現再自然、理性不過。喀飛舉過一個電影橋段為例子:一位很喜歡甜食卻有糖尿病的老奶奶,醫生要她不能吃甜食,而她在臨終前大快朵頤了甜食,面露滿足而離開。嚴肅一點的話我們可以從這件事去追問到:人是為了什麼而活著?喀飛也說,健康常只被侷限在生理健康,汙名所造成的心理與社會不健康難道就不是不健康?另外,查理曾舉過的坐雲霄飛車的例子我也覺得是個好例子。

3
退伍到回高雄前的這段空檔,約三週,我窩在學校看了二三十部的電影,非常開心,我想做這件事已經幾年了,卻一直沒時間。一則一則故事,不僅有貨真價實的歷史,也有非常棒的藝術手法,我常看得驚奇讚嘆,也常淚流滿面。如蔡帥說過的,這些故事拉出我們與自己生活的距離。這些故事往往就是我們的生活,只是藝術以更強烈的手法表現、凸顯它。藝術能捕捉社會科學難以處理的情感、生活與生命的全貌,藝術能處理更為複雜的、非理性的人的情感與舉止。從這些故事我們可以看到,人們是依循著各種不同的理性而活,這些理性可能佔了她們生命的大半甚至全部。例如,賣命尋親理不理性?為了自己認定的幸福而遭受暴力理不理性?照顧陪伴自己已逝的未婚伴侶的母親理不理性?為了推動少數人權益或國家民主而自陷於生命危險理不理性?狹隘地去定義單一理性是愚蠢的,誤以為世界是依(單一)理性在運作是愚蠢的,以特定理性去否認、打壓其他理性更是荒謬。

2012年11月2日 星期五

我喜歡人

1.追求簡單純粹,待人處事卻又非不懂人情世故。
2.有一股看似不太能理解的傻勁和努力。(例如漫畫中的 "我想要變強")
3.有某種具美學性的專長。(美學性很廣義)
4.率真不做作、不油。
5.有趣,能享受生活。
6.有大志向理想或小夢想,有同理心或正義感。

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小兵見聞-6

1.最讓人感動的表情,是陪小孩子或老人家打鬧嘻笑的表情,放下世俗利害的笑容。這一年來印象最深刻之一,是文化義工林大哥和其他義工們到每個關懷據點跟老人家們打鬧、問候的景象,不論老人家是活潑多話、對活動興致缺缺,或是行動困難、沒有表情,甚至雙眼無神,他們都很盡心盡力在娛樂老人家們,跟老人家們玩遊戲、唱歌、跳舞。特別是林大哥,他跟老人家們的互動非常令人窩心又自然,很佩服他。

2.有幾次隔天放颱風假不用上班,前一天新聞發佈時,我就會收到曉寶的簡訊,他很好意通知我怕我跑去上班。曉寶其實是個想法很直又很樂意幫助別人的人,我很多辦公室的工作都被他主動認去做,且他做事十分認真。

3.有次我生病請假,在宿舍就接到寶媽的問候電話。颱風天下大雨時,寶媽也打來問我們大家有沒有東西吃,還問我說要不要一起去大賣場買東西。其他還有太多大大小小的關心和照顧,不勝枚舉。寶媽也常整理許多紙箱或其他回收物,主動拿給住家附近靠賣回收物維生的人。

4.除了手指割傷那次YL哥給我人工皮貼,有次我聊天時隨意提到嘴巴破洞很痛,YL哥隔天就帶了藥膏和棉花棒給我擦,同一天FM姐也裝了一小瓶中藥粉讓我帶回去擦,實在是太甘心。

5.有一次在辦公室幫一位阿公辦理事情,從頭到尾我們彼此的語言都無法互相溝通,但是他在辦完事情要離開時卻以微笑來表示他能理解彼此的心意,還跟我鞠躬道謝。

6.每次下班時間回宿舍的路上,常會在地下道前看到一個男子頂著大太陽站著舉著廣告招牌,邊吃著便當。在地下道,也常碰到以瘦弱身軀推著一大車回收物、行走吃力的阿伯。

7.跟PL姐一起出過許多次家訪,在車上常會聊天。我很佩服PL姐的工作精神,她真的很認真在做社工,而不是如某些人只是在做行政。去獨老家幫忙清掃時她也是帶頭做,而不是只出一張嘴。儘管老保制度上不周全讓保護工作難以施力,但PL姐寧可兩面不是人,也不放棄跟老人家與其家屬做溝通,試著直接面對最難處理的他們的家庭與心理問題,並四處尋找資源。PL姐說讓個案、家屬或鄰居罵都沒關係,但真正讓她比較難釋懷的是同僚或長官的不能全力支持,以及內部的行政問題(換作是我這草莓族大概就走人了吧)。PL姐之前曾在工作上累積了許多壓力遇到瓶頸,離開過公部門,到外縣市的NGO做過社工,因這機緣,她體認到NGO相對於公部門的資源實在太少,又NGO的社工們在資源缺乏的情況下仍勤奮有熱忱,她覺得公部門的相對豐富資源能做很多事,才又回來。

8.待久一點才知道,例如同樣是老人福利政策,與有地位的老人、與多數的老人、與選票有關的老人的福利政策多被制定、執行和重視,相反的,與窮困、邊緣、少數的老人的福利政策則相對比較不完善也不受重視,如給經濟弱勢老人居住的平宅興建。某次我在為某個表揚活動校稿,閱讀受表揚老人家們的自述,發現他們多是社經地位較高、較受良好教育、多子多孫家庭完滿、子女社經地位也高的一群人。這樣的表揚是不是只是再一次的資本轉換與累積

9.我也更加確信人不應該是機器人,工作需要熱情、感動與挑戰性,人也不應看不到自己個人利益以外的東西。這一年我深刻體認到太多冷漠、自私、官僚、虛偽,覺得噁心,雖然我能試著去理解這是整體組織性的問題。相對於此,一、在HIV研討會上我聽到NGO工作者與個管師必須學習面對個案隨時離去的惋惜,以及她們總是憂心忡忡想盡辦法要防止個案走上絕路。當你的工作肩負著一條一條的人命,甚至是一大群人命(例如政策制訂),這是何其沉重。社工或這類工作要當行政工作隨便做是也可以隨便做(但他們對於保住自己的利益這部分倒是不會隨便,而我也不是在批評行政工作本身),要用心做卻也是非常辛苦。二、至於組織文化,熱線的內部氣氛、成員情感聯繫、做事方式、共事關係等,可說是官僚的另一個極端,DP和Nick在晚會前還抱病去熬夜幫忙,又多少人在工作勞累之餘堅持去開會、演講與擔任其他工作。

小兵見聞-5

為什麼遊民受傷生病卻不想就醫為什麼他們肚子餓卻不願到平安站吃飯為什麼有些人成天喝酒不努力找工作我常在想,我熱血、樂觀、肯努力、對目標有熱忱、有自信能成功,是源自於自己過去的經驗,我一路升學順利、學球有成、獲得榮譽等,這些成功的經驗告訴我,只要我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穫,且讀書會讓我更好。我是從這些很具體的經驗學習這些被內化的情感和價值的。但是我們從來不討論成功的結構性條件,例如有多少人的支持可以讓我無後顧之憂、對於成功的可及性的態度。若是如此,這些情感價值並非與生俱來,我們便不應以此衡量評判他人的生命,"他不對自己的生命負責"、"你為什麼不努力"的質疑是因為看不到這更深的層面。所謂努力其實可能只是社會所賦予我們的某種狹隘的努力。

又如,我喜歡認識人交朋友,認為朋友能讓我的生活更好,對於人際相處不恐懼也不陌生,這樣的態度與能力也可能是從小時的營隊和活動經驗習得的,而這些經驗必然是立基於相當的經濟與文化資本之上。因此,連看似個人深處、最具普世價值性的情感、態度、能力,都是社會性的、經驗性的、歷史性的,這就是habitus。

家人

1
因柏堯的積極邀約,還有冠寧姐的幫忙聯絡,我們我們堂表兄弟姐妹六人在台北吃了一頓大餐,還讓姐夫跟冠寧姐請客。之後姐夫帶我們去旁邊的超市尋找好喝的啤酒,然後一起到他們家,冠寧姐像我們介紹咖啡和咖啡機,那個咖啡機長得很特別,她還讓我們點咖啡,非常好喝。我們開始玩射飛鏢,還玩了兩三輪,第一次玩射飛鏢玩得這麼起勁。盈臻姐調冰鳳梨啤酒給我們喝,超棒,姐夫的姐姐也在樓下烤了超濃郁巧克力蛋糕給我們吃,我覺得好像在當皇帝。最後又玩了X-BOX,還玩到流汗。這幾位哥哥姐姐對我們照顧有加,冠寧姐跟柏堯從很久之前就一直想約我們吃飯,佳憲哥還帶了小禮物給我,真的很謝謝她們。那天從吃飯到最後,大家整晚聊天喇賽非常開心。姐夫是個超有趣的人跟冠寧姐很像,跟我對他之前的印象不同XD。

2
那天去醫院看姑婆,其實滿沉重的(也剛好是在看了一些電影之後),姑婆虛弱痛苦到別說講話了,連睜開眼睛都很吃力,但原來其實她的意識是清醒的。姑婆當時講話很不清楚,連我們三個人在聽也聽不太懂。媽讓姑婆跟阿公通電話,她們也沒有講很久,我覺得這畫面頗讓人鼻酸。我有時握著姑婆的手,有時替她搓揉按摩小腿、腳底板和頸部,是媽先開始做的。

阿姨有三個小朋友,老大站在旁邊看著姑婆,老二老三會被電視節目吸引,老三的肢體動作更可愛,他的頭會黏在躺椅上,因為想睡覺。三個世代,正經歷著三種生命的階段狀態。

(偽)嘎銘生日

惠捷一天寄了群組信給大家,說嘎銘過兩天生日,因此明晚要聚餐,非常臨時。結果我考慮了半天還是衝上了台北,卻在捷運站等不到半個人,開始打電話,剛好那天大家幾乎都還在加班。問到嘎銘,他說明天不是他的生日啊,因為忙到無法看信,他還以為是誰的生日XD,我才知道好笑的事情發生了,群組中十幾個人居然沒有人發現日期不對XD。

我在捷運站前向左走又向右走折返了各三次快半小時,每次走都覺得不對,我還好心傳簡訊跟Z文說應該怎麼走,結果她靠GPS比我快到餐廳,這故事是要告訴我們GPS更勝於朋友嗎XD。因大家多還在加班和趕車,後來就小文、Z文、子一和我四人吃了好吃的泰國菜。小文說"惠捷成功地引起大家的恐慌"我覺得超好笑XD,當然,一向通常只有惠捷會很用心在這類事情上,像去年她在淡水送給碧珠的離別禮物。之後小芳芳趕來我們就陪她去吃麥當當,小文留下了她在捷運上寫的生日卡,有事先離開。再之後,惠捷提著要給嘎銘的特別蛋糕跟大家會合,還有小妙,她們這時才得知"真相"。我們一群人最後去嘎銘公司前會合,嘎銘剛下班,他很胡鬧地讓我們進他公司晃晃,這很像他會做的事XD。每次看到朋友的辦公桌,都會讓我對工作有一點憧憬。

這樣記錯日期又大家都在忙加班的亂聚,或許更讓人印象深刻吧,真的很有趣。非常喜歡大家一見如故、亂哄哄又無話不聊的感情。大家都沒變,還是一樣好笑,聚會的時間太美好,想到都常會偷笑。(照片攝影:惠捷)


土庫的阿婆

08.21

我好想知道您走的時候心情好不好、在想些甚麼。我無法想像您一生的生命,不是想要賺錢、沒有自己的夢想、沒有太多家人。為什麼您可以做到這樣我不能懂為什麼您不早些離開這個"家"、找尋自己思念的人為什麼人會有一輩子的辛勞與說不出的思念

您永遠是站在角落默默地聽大家講話,您在笑跟講話時都很害羞。您總是在我們吃完飯之後才開始吃飯。您在我的心中總是以無比樸實的笑臉迎人,您的講話聲音還在我耳邊,您因洗菜洗衣的冷冷瘦瘦的手的觸感,我還感受的到。為什麼您離開時我們不在您身邊有多少家人是您帶大的、是您日夜掛念的您才是最不折不扣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