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8日 星期日

享受比賽,享受生活

小林教練及Chinese Taipei張總是跟我們說要享受比賽,這是我最同意的話。

Chinese Taipei張的表演賽,老實說我覺得超好看,每次這種level的play我一定會站到場後看,非常過癮。但昨天他們第二局領先後,Chinese Taipei張顯然開始在「表演」,我對此一向都是不以為然的,因為我覺得尊重很重要。但今天不知怎樣突然想到:他就只是在享受比賽,如此而已。或許他太有本錢,但有無本錢又是一回事,任何人都可以,也應該享受比賽。很巧的,我這想法從他今天的文章中被證實了。現在我不只佩服他神人的球技,他真正厲害的地方其實來自他打球的態度。

柏霖的第三局,是我看梅竹羽球賽五年來第一場想哭的比賽。不是因為贏了才這樣說。大一當火力班時,也曾因清大輸而鼻酸,但當時眼前的校籃校排不是我認識的人;威力上場時,我也只是賣命為他加油。看柏霖第三局落後時的表情,我覺得是第一次看到這表情,就知道他為了想贏而做過多少努力。那是不自怨、不害怕落後、專注於要扳回一城的表情,「把每一球當作最後一球在打」,有人示範給我看了。

jason沒打,但看得出他應該是最緊繃的人之一,這是我欣賞他的原因。還有釣哥、失禁、阿德。問我為什麼會帶頭喊加油,我也不知道。我對球隊的情感實在是很複雜。

今晚跟同學一起去幫shih加油,之後吃薑母鴨聊天,每次跟同學吃東西聊天總是最快樂的(到底是吃東西還是聊天在快樂XD),有這些同學很好,而且他們每個人有趣的點都不同XD。有幾個話題印象較深:一個是團團圓圓,才讓我真正在想到底為什麼「喜其然卻不知其所以然」是可怕的;一個是我認為即使我懂女性主義也不會對啦啦隊不爽(但對默哀的不爽倒是有),但為什麼?我們該不該不爽應視什麼而定?書讀太少,我才剛開始在想。

跟同學聊天總會覺得她們社會學sense很好,很佩服,倒是我不愛看新聞、不常思考生活,還讀社會學很神奇。今天也從同學的不爽中突然想到:社會學到底帶給我們什麼?為什麼我就是有意無意地不喜歡有助於社會學sense的看新聞和思考生活?好像是因為我現在覺得享受生活(不是糜爛,是從生活細節與壓力中求樂)很重要。但這是不是跟社會學的生活觀相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