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久沒打blog了,不是太忙,就是忙裡偷閒的時候也會先去打球或幹別的事XD。今天文化的課堂報告,我根本就是在胡言亂語,若丁老師叫我去撞牆我一定會去撞=.=,自己真的很丟臉。但是,老師不僅能從連我自己都看不懂的memo中回答我的問題,還鼓勵我(們)不要灰心,真是感動到家。老師上課不僅認真,氣氛也很舒服、有趣,對我而言,他不只是老師,而是整個為人的榜樣。很高興有幾位同學也跟我一樣都沈浸在他的感召之中XD。別忘了,別再重演上學期的窘境。老師的認真和包容不是拿來給我(們)踐踏的。
最近我們班陷入瘋狂狀態,每週吃飯都超嗨,我講話都用喊的=.=,什麼都聊,很開心!每個同學都很好笑(是我笑點太怪嗎...),最近流行用「高級」嘛,那有幾個就是「高級嘴砲」XD。常常書還沒念或很累啥的,還是會去跟大家去吃飯喇賽,覺得跟同學在一起就很有精神。今天在丁老師口中的「混亂」中「浮現」出了階級工作坊的進階構想,兼具學術學習、可行性、創新、趣味、批判等,她們真是太強了XD。連對聯都做好了:學術生涯不寂寞,有機社群在清華(橫批不便說XD)。希望能順利進行。
我(很早就)發現我得了不想念課堂指定閱讀、只想念非指定閱讀的病;也得了不晚睡會死的病。這兩個病不知啥時才能被治癒。另外啊,像Z文有辦法兼顧指定與非指定閱讀,還有日劇、電影、想的到的應該都有XD,而像shih有辦法白天上課、晚上練團又練球,然後半夜K書,她們有本錢能在基本要求之外做更多。若我要接工作、參加讀書會、打球等,就起碼也要有本事做到基本要求。
有時會覺得對學術非常有熱忱,又有時會覺得很倦怠無趣,而且這兩種感受可能前後出現在兩天或更短時間內,這件事有時還滿讓我困擾的。這學期剛好聽了不少同學的旅遊或「就是想出門」的經驗,感覺很有趣,不知這會不會是我這困擾的出路?還有,「社會學或STS究竟適不適合我?」、「我是不是只是喜歡頭腦體操的感覺?」這類的問題也還是會不時跑出來煩。打穩基礎、培養武器、早點畢業、廣泛閱讀、工作賺錢、課外活動等,這幾件事基本上是相衝突的,怎麼取捨?也記得,不用循著既有模式思考這些問題,要從我的獨特性出發找答案。
還是先從早睡早起、兼顧讀書打球做起吧!今天聽到同學說很喜歡新竹的生活和有機連帶,這似乎在人之間也是會相互強化的,就像今天丁老師說的社會關係與文化象徵系統的相互對應。
教育階層週
1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