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旁聽JH老師跟YY老師的課,真的是獲益良多。當然之前很多課也是獲益良多,但是這兩門課對於這個時期的我,更是讓我特別喜歡。其實我每次上完課後心情都很複雜XD,時而很low,時而很high,時而很沮喪自己的無知,時而太崇拜和喜歡老師,時而氣憤自己的不夠努力,時而很受激勵。在蛙大待到第七年,我才開始覺得自己真的有在學點東西、想點東西,樂觀一點看,還是要替自己高興。更要感謝我在蛙大時期教導過我的許多老師,我今天若有開竅一點點,全是過去老師們累積教導的結果。
環境的浸淫還是很重要吧。當我的生活場域都關乎打球,我會對這場域產生強烈的認同,並透過一堆訓練和賽事維繫這認同,直到今天。而且當我打從心底認同了打球,我就會有非常強烈的想要努力變強的fu。當我涉入學術或運動場域久了,我也產生了認同,這指標也是一樣的:我會打從心底仰慕一些人,並肯定他/她們的成就的價值,而且我也會有強烈的希望自己也能變成如此的感覺。
這學期是第一次上YY老師的課,覺得自己很萬幸。過去雖然也幸運聽過JH老師的兩門課,但我這學期還是很懊悔自己之前應該聽更多他的課。這兩位老師都是我的典範,用典範真的是一點都不為過。我現在很希望自己未來也能成為像他/她們這樣的人。在思考上,我很喜歡他/她們教我們怎麼讀書、怎麼思考、怎麼問問題,雖然我只學了一點皮毛。在為人上,他/她們待學生真的很好,替學生想什麼教材與上課方式對我們最有幫助、很認真在思考我們問的奇怪問題、跟學生相處很沒有距離感、一字一句修改學生好幾十頁的論文雛形等,太多了。這也讓我想到我們所的,以及我上過課的一些其他老師也是如此,想到他/她們我就會覺得很開心(聽起來有點over XD)。而我也總是為自己的不努力覺得很愧疚orz。
我一直都記得我當時選這個所的最大動力其實是對很多老師的喜歡,這學期是我最後一學期聽課,這樣的感覺不僅還在,且還對於更多老師有更加深的喜愛和敬佩。這一直都才是我做事、選擇的主要動力來源吧,我需要一個被我腦袋記憶的典範,甚至是想像的不斷要追隨的典範。或許我未來無法如期達成這樣的願望,但這些景仰還是會帶著我努力。
教育階層週
15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