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2日 星期六

球場上的希望

希望打出一顆漂亮的球
希望打出一場精彩的球
希望雙打不拖累partner
希望腳步好又快
希望全身協調性好
希望動作標準又漂亮
希望上場時不會怯場或手軟
希望殺球大門又準
希望擊球動作隱蔽性高
希望球路變化多
希望防守好又能反守為攻
希望長球快
希望小球漂亮
希望挑球又高又遠
希望切球又快又貼又準
希望狀況穩定
希望體能無限好
希望能觀察對手球路
希望有球品
希望有氣勢和必勝決心
希望有隊友支持
希望支持隊友
希望天天練球都不累
希望每天打球
希望認識新球友
希望球隊向心力強
希望腳的爆發力強
希望用手腕發力
希望平球快
希望反拍進步
希望會變節奏
希望跳殺有更強威力
希望搶高點擊球
希望重訓有效果
希望打球快樂
希望有好球感
希望熱血
希望前排抓很快
希望啟動很快
希望不要打笨球
希望看準球頭
希望跟厲害的人學習
希望從容
希望沈得住氣
希望領先能保持
希望落後能翻船
希望比賽平常心發揮實力
希望雙打有默契
希望上網很快
希望落點準
希望不被不同環境影響
希望擊球聲音好聽
希望放完小球要抓
希望搓球滾網
希望會劈殺
希望會假動作
希望雙打發球漂亮
希望雙打接發有威脅
希望能跟學長姐挑教
希望能當學弟妹榜樣
希望多拿體保生幾分
希望不受傷
希望能跟很多人打球
希望每天都有進步


我永遠都記得這些在球場上的心情

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

精彩故事和社會學

先從最近的事開始說好了。第一個故事是子綺在年會上的得獎感言,也是這次抱著旅遊心態的我印象最深也最有感觸的收穫。她說,她感謝清大社會所有一群有趣的人和有趣的環境。「有趣」第一次讓我覺得這麼重要,或說能有這麼務實的意義,可能是親身感受到了吧,想想,自己一年半來的環境就是這麼一回事,而大家的異質性應該就是「有趣」的來源之一。希望以後也能一直身在這樣有趣的環境,並且,不管踏上學術與否,都常保一顆有趣的心!這是子綺的故事,也是我們的故事。

第二個故事是921影展座談的亮丰學姐的故事,我聽這場聽得超級霹靂感動的,整個超愛學姐>///<。可能是聽「學院腔」聽太多了,整個非常喜歡沒有學院腔、卻可以充分感受到她濃濃的社會關懷的座談:不用奇怪的術語、奇怪的說話方式,但仍不忘社會學訓練帶給她的關心事情的方式。這場座談,亮丰談了「三叉坑」這部片子本身、談了片子的拍攝製作及沒被剪進去的部分、談了自己在部落中的情緒及想法的改變、也談了部落中的朋友。例如她說她敬佩積極說些什麼卻也對族人有無限包容的朋友;她說她為穿著迦裟卻唸著聖經的師父所感動;她也說她帶著滿腔社會學的憤恨與焦慮進部落,卻被磨得很痛苦,終跨過情緒;以及太多原住民的結構困境的根源,和努力重建過程所帶來的改變。裡面有太多故事、太多情緒、太多反省。這是最紮實的社會學關懷,卻沒有打高空不知所云的學院氣息----當我還在想著田野之用、紀錄片之用、學術之用時。

亮丰的情緒讓我想到在六龜的吉洋學長的情緒。

相對於學院外的亮丰,迷人的秀華老師和雅仲老師也各自有她們關心事情的方式和對事情的剖析。除了介入方式和剖析,我最喜歡注意的是她們關心事情的氣度:立場、多「融」多「隔」,以及視野。

另一個故事是人社系的首次公演:「幕」。超級霹靂精彩!既白爛又感動、形式漂亮內容豐富有層次感、社會議題的關懷與人文的性情、情感兼具,還有禮堂中的禮堂、生活中的生活、劇中的劇。當我忍著眼淚別噴出來時,下一段台詞又讓我大笑。學弟妹們的努力是沒經歷過公演的我難以想像的,我超羨慕,更替她們高興!公演的是故事,公演本身是故事,人社系也是故事。人社系很特別,有很多人為它努力過,希望我今後也是為它努力的一員。


公演讓我想到蔡帥教我們的文學的「隔」表現出生命的「融」,剛好最近也在想社會學的融(或浸)和隔,包括社會學內介入的融與思考的隔,以及對社會學本身的融與隔。但是,一些精彩、敬佩的人和故事說明了要融才能隔,要隔才能融,這也是我所謂氣度。或許我可以用這想法來重新想想社會學究竟是「後見之明」還是「前衛」?純粹興趣上,我不很喜歡它作為對文本的後見之明的分析工作,但我喜歡它作為立基於文本後見之明的理念上的前衛和異議。也是在這意義上,學術之用應該會是長遠的、廣泛的、深層的、有力的。當然,我也什麼都還沒開始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