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覺得我的生活一直被雜事所淹沒,沒法做「正事」,也雖然被淹沒得很快樂XD,但想想不太對,應該換個態度:一邊被雜事淹(而不沒),一邊要能在百忙中讀書、思考、紀錄寫作,不間斷地求進步,這樣生活才夠挑戰性!當然,這不是要讓自己更忙或忙到無所適從,而是要調好自己節奏(不完全規律的節奏也是一種節奏),抓好生活各個軸線,若非僅是單一主軸。
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我覺得經過青海支教和六龜訪調等一番洗禮後,我漸漸的不會太去在意「四位一體」中存在論的「困擾」,它應該不能被看作困擾,而是一種深刻甚至基進的反省,但近期來,我似乎不太喜歡某種因之而生的負面情緒,因此姑且稱它叫困擾。這也跟我之前在想的「社會學帶來困擾?」可能有相似的關係。這並不是說我忘了存在論的問題,而是我希望自己能以一種非常正向的態度看事情、以一種非常正向的氛圍進行實踐。我也希望以這樣的心情做我的碩論,然後做完後再以碩論的經驗重新回來想這件事。雖然我到青海跟六龜的時間都極其短暫,但在這些時間中,我畢竟曾為這問題而非常煩惱過。
進一步想,我現在的生活中,什麼是我希望傾心投注的?什麼是能讓我眼睛為之一亮、想到就(像碧珠一樣XD)充滿幹勁的?就像我大四時從碩一學長姐們身上學到的那樣。好好把握這個好環境跟好時機讓自己學習!
假若我的態度富有些正向特質,它們必是源於我接受過的無數正向特質,而不是、也不應該源於別人的悲痛。天真也無所謂,希望這些正向特質都能為悲痛做些努力。
教育階層週
15 年前